施慧鹏:骨科医疗纠纷鉴定案例分析系列之三
2017-06-09 文章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作者:施慧鹏(骨科在线编委会创伤专业副主编) 我要说
导 语
伴随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现代创伤从规模、人数及发生、发展机制上看,都更为复杂。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七八十万人因交通事故等各种各样的创伤致死、致残。骨科是投诉率比较高的学科,多数骨科患者仍希望在受伤后、手术后完全恢复到之前健康状态,能达到“破镜重圆”。但是如果受教育程度欠佳、医患之间沟通不畅、治疗和康复效果不理想,往往会造成医疗纠纷。
以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的施慧鹏教授团队,介绍了上海市2016年的部分骨科特殊纠纷案例,希望骨科同道们——名鉴失败者的经验教训,并引以为戒!(本文仅限骨科医师业务学习专用,请勿外传)
2016年上海骨科医疗事故鉴定要素
1.医疗行为有过错;
2.患者有人身损害后果;
3.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损害等级
参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12档)进行损害等级的分级;伤残等级10级。
一过性损害:有客观依据的,定四级医疗事故。
责任程度
医疗损害  | 医疗事故  | 
完全责任 100%  | 完全责任 100%  | 
主要责任 70%  | 主要责任 70%  | 
对等责任 50%  | 次要责任 30%  | 
次要责任 30%  | 轻微责任 10%  | 
轻微责任 10%  | 
责任程度如何分配,一般看以下五点:
1.医疗过失行为;
2.疾病严重程度;
3.医疗风险、难易度、局限性;
4.患方对医疗的配合程度;
5.患者体质的特异性。
骨科案例简况
年份  | 全市鉴定数  | 骨科鉴定数  | 全市平均阳性率  | 骨科阳性率  | 
2015  | 690  | 85(12.3%)  | 48%  | 54.1%  | 
2016  | 629  | 66(10.5%)  | 47.5%  | 59.1%  | 
2016年上海骨科案例简况
事故等级
一 级  | 10%  | 
二 级  | 8%  | 
三 级  | 53%  | 
四 级  | 29%  | 
责任程度
完 全  | 3%  | 
主 要  | 47%  | 
对 等  | 10%  | 
次 要  | 32%  | 
轻 微  | 8%  | 
常见医疗过失
1.漏诊接着漏治;
2.手术指证不严;
3.手术方式不当;
4.手术操作欠妥;
5.术后并发症观察、处理不当;
6.对疾病本身复杂性评估不足;
7.用药不合理;
8.告知不充分。
案例三

患者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择期行右全髋置换术。


术后2周患者自述夜间翻身至右髋疼痛。
急诊X线摄片示:右髋假体脱位,小粗隆骨折。

急诊予全麻下手法复位。
X线摄片示:右髋假体复位,骨折对位对线可,假体无明显松动。
嘱患者患肢丁字鞋固定,卧床制动6周。



患者2周后自行下地摔倒至右髋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择期行长柄假体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X线摄片示:假体在位,骨折对位对线可。
此类患者依从性较差,第一次术后医方应充分告知,嘱咐并强调相关注意事项,必要时转下级医院继续康复治疗。假体脱位手法复位后,未能明确排除是否存在假体松动。医方存在对术后并发症观察、处理不当,告知缺陷等过失。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