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台湾师生深情

2014-12-28 文章来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洪   我要说

  20141212-16日我赴台湾开会,深深感悟台湾同行血浓于水投桃报李的师生之情。

  此次赴台是受“台北荣民总医院(荣总)陈天雄教授荣退暨两岸骨科学术论坛—骨肿瘤及人工关节的回顾与前瞻”之会议的邀请。我还是第一次沐浴这种异曲同工一箭双雕的感恩气氛。中华文明尊师重教、师生情深的优秀传统,使一个纯学术会议开得声情并茂催人泪下。

  台湾“荣总”相当于中国的“协和”。台湾荣总医疗体系拥有台中、高雄、台北关渡、署立宜兰四家分院,并支持辅导会所属12所荣民医院的医疗作业,总床位12959张。台北荣总医院拥有床位2908张,其中骨科床位300余张。

左:陈天雄主任右:陈威明主任

  今年65岁的陈天雄教授其专业是骨肿瘤科。他曾任荣总大骨科主任,后任荣总副院长。这次学术会议是因为陈天雄教授从荣总院长位置上荣退而特别一起举办的。邀请我参会的陈威明教授比我的岁数要稍小,自称是陈天雄教授的“儿子”辈,他是现任荣总大骨科主任,他从事的专业是骨肿瘤与关节外科。无独有偶,1221日陈威明教授因为众多骨肿瘤病人做保肢手术而获“全民最高荣誉二等奖”,这是他作为“儿子”献给老师“父亲”的最好的荣退礼物。


  我跟陈威明教授结下深厚的情谊,是因为我在中国人工关节以及保髋领域的辛勤耕耘与国际知名度引起了他的关注。我与他在今年年初瑞士伯尔尼世界保髋大会上相见恨晚遂推心置腹。我们都是国际髋关节学会的委员,我们在尊师爱徒的世界观价值观上高度一致。


  会议开得相当红火。海峡两岸200多位骨科专家莅临。最让我感动的是当天晚上,台湾知名的骨科专家纷纷从台湾各地赶到台北荣总,与陈天雄、陈威明“父子”辈“孙子”辈暨亲属400余人齐聚台北喜来登饭店举行隆重宴会。除了“儿子”辈“孙子”辈载歌载舞的搞笑演出,最让我惊诧感动的是,一位陈天雄教授的“孙子”辈陈威明教授的“儿子”辈居然制作了一部20分钟的电视电影—《陈天雄教授公职生涯回顾》。作者是一位在临床工作了3年的24小时住院医。他居然克服了每天连觉都没得睡的重重困难,编导了这一部让全场唏嘘不已的视觉作品。时光的唱针顺着陈天雄教授65岁年轮的唱盘逆转。从陈天雄教授1岁的照片开始,一个牙牙学语的小男孩经历了怎样的砥砺与艰辛,雕刻出一位骨科大师的生命细节与浑然天成。台湾同行倾毕生精力尊师爱教荣辱与共互相支持互相捧场的职业道德与操守,让人深叹大陆同行弗如。


  1215号周一一早,我应邀赴台中荣总骨科病房参加早会,做了“中国大陆保髋治疗进展”的专题报告。我感叹台湾骨科病房设施的科学严谨与人性尊重,更感叹台湾骨科专家得到的众星捧月般的团队支持。


  因病人多、手术多,台湾荣总医院的骨科专家与普通医生均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患者看病必须预约挂号,每位骨科专家每天看病都在100人以上。科主任配专职秘书一名,专家最少同时看2个诊室,流水作业,每个诊室各配一名住院医师、一名护士为专家服务。如陈威明主任因知名度高,每天门诊量在150-200人左右,最多时看了213人。其看门诊时同时看3~4个诊室,除秘书还有数名医护人员为其服务,一般工作到21:00。但这样高强度的门诊每周仅安排一天。严师出高徒,陈威明主任就是得到了他的“父亲”陈天雄的真传才一路走到今天。


  台湾同行的手术量也很大:每人每周要做10台以上的手术,陈威明主任一般每周做15-20台。知名专家可同时操作2-3个手术台,提前接病人做好麻醉,实行流水作业手术方式。台湾荣总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和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水平在台湾地区排名第一,手术数量占全台四分之一。在世界骨科领域,台湾荣总与美国日本水平相近交流频繁,在美国和日本杂志上发表论文颇多。台湾荣总医生进修也多在美国完成,他们的英文水平很高。

  陈天雄教授虽然从台总副院长的位置荣退,但他作为荣总大骨科陈威明主任的前任与导师仍然受到邀请继续在大骨科做带教工作。我深深感到台湾同行音容笑貌之中的身心健康与人格自信。血浓于水投桃报李的师生之情植根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厚积薄发的土壤之中。仅这一点,我们与台湾同行差距还很远。


分享到: